首页口译同声传译

同声传译

同声传译(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又称会议口译,简单的说,既在会议上将发言人的讲话以不中断的方式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在会场上,同传译员坐在同传间(booth)或“箱子”中工作,通过一套声音系统来接收发言人的讲话,同时将接收的声音信息译成目标语言。由于使用同声传译时不必中断会议进程从而可以大大缩短会议时间,因此同声传译已经成为各大国际会议首选的口译形式。

同声传译最早出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20 世纪20年代,由美国商人Edward Filene 发明。最早的同传设备 (包括同传耳机、转换机和话筒在内)则是由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 公司制造,并于1927年由国际老工组织(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ILO)在日内瓦的一次会议上首次使用。最早的同传设备十分简陋,但随着技术的不段改进,目前市场上用的最多的就是BOSCH(博世)公司生产的同传系统。

二战结束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译员Leon Dostert 首次将同声传译引入纽伦堡(Neuremberg)审判(1945年10月至1946年11月),Leon Dostert本人在这次审判中担任首席译员。这是世界上对同声传译的首次正式需求,因为审判涉及英、法、德、俄四种语言,采用传统的交替传译模式进行审判耗时费力,而同声传译则大大节省了审判所需的时间。后来联合国安理会开始采用同声传译服务。1953年,最早一批会议口译译员在瑞士日内瓦成立国际会议口译工作者协会AIIC ,负责评估会员的专业资格、专业水平、语言能力以及制订会议译员的职业道德和准则。AIIC 的成立是同声传译职业化的标志,说明同声传译已经进入了有组织的大规模发展时期。

随着国际交往的进一步扩大,全球化趋势的不段增强,各种大型国际会议日益增多,社会对同传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仅在联合国和欧盟,每天就有十几种语言以同传的形式被加以转换。同传逐渐褪去了神秘的面纱,成为各类国际会议上最常用的口译服务形式。

同传工作方式一般有如下几种:

  无稿同传:     指同传译员在没有发言稿件的情况下完全靠译员自身的短时记忆能力边听边译,完成对听说同步有高要求标准的同传任务。  
  带稿同传:     带稿同传分成2种情况,第一种是只有发言稿没有译稿,在此情况下,译员要一边听发言人讲话一边看着发言稿做口译。第二种情况既有发言稿又有译稿,这时译员从事的是同声传读的工作,但是即便是同声传读,译员也必须时刻留心发言人讲话过程中增加、删减发言内容等脱稿行为,以从译员耳机接收到的发言人讲话为准进行口译。  
  耳语同传:     在不使用同传设备的条件下,译员坐在同传用户的身边,一边听取发言人的讲话一边向用户进行口译。  
  接力同传:
relay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此类型的同传为使用三种或三种以上语言的国际会议使用。以使用三种语言为例,在接力同传时,发言人用源语言(A语)进行发言以后,由一个翻译房内的译员以第二种语言(B语)进行同传,另一个翻译房内的译员听取B语译文然后以第三种语言(C 语 )进行同传。由于进行接力的C语译员无法接听A语发言获得信息,而只能对B语译员的翻译进行加工处理,因此B语译员的翻译质量非常重要,翻译理解的任何偏差都会使C语译员产出受到比较大的影响。接力同传要求不同语种的译员密切配合,以最大限度传达发言人的信息,减少信息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