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常州翻译公司83岁德语翻译家杨武能:耄耋之年笔耕不辍

常州翻译公司

83岁德语翻译家杨武能:耄耋之年笔耕不辍


83岁的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杨武能在德语文学花园耕耘了64年,虽早已著译等身,他的退休生活却依然忙碌。日常阅读、译本再版、译文选编……杨武能近日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谈到,其一生都与“书”打交道,与时俱进地为文化传播助力是他毕生追求。

出生于1938年的杨武能是土生土长的重庆人。父母虽少有文化,却极重视子女教育,“5岁时祖母背着入学”叩响了他的求学之门。尽管家庭条件艰苦,杨武能也从未放下书卷。1949年,杨武能因交不起中学学费失学了,他就白天上街卖卷纸烟,晚上与成年人扎堆上夜校。

图为翻译家杨武能伏案工作

杨武能1957年考入南京大学德语专业,1960年开始发表译作。至今,已出版《浮士德》《海涅诗选》《茵梦湖》《魔山》等经典译著30余种,发行量超千万册。其中,《少年维特的烦恼》是杨武能翻译生涯代表作,他翻译的版本在中国总印数已达数百万。他还是《格林童话》在中国第一个全译本的译者。投身德语文学翻译事业,杨武能先后获得德国“国家功勋奖章”“洪堡奖金”,以及世界歌德研究最高奖“歌德金质奖章”。

“很多人说翻译苦,我并不觉得。”杨武能说,把“喜欢文学”这一爱好发展成了职业,自己是一个幸运又幸福的人。做翻译必须了解外国文化,走进另一个世界,不仅见多识广,精神世界也随之充盈。杨武能举例:“浮士德‘上天入地’,我也跟着去。”

杨武能认为,优秀的翻译家最好是作家、学者和翻译的“三位一体”,翻译作品要有文学的美感,只有这样,文学翻译才能成为翻译文学,成为经典译作,世代流传。要追求“文学美”,离不开阅读的积累。杨武能说,至今他仍保持着每日读书的习惯,不拘泥于形式,纸质书、电子书、有声书都有涉猎。“每天读书是必须的,不读你(思想)就停滞了”。

80岁那年,杨武能摘得中国翻译界最高奖——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高兴之余,他为自己取了个雅号“巴蜀译翁”。他坦言,是为了感恩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

杨武能提到,重庆人自幼习惯爬坡上坎,忍受“火炉”炙烤熔炼,练就了自己强健的身板筋骨,养成了坚韧的性格。“坚持”在多有曲折的翻译生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翻译50多万字的《格林童话全集》时电子录入还未普及,全靠手写。又如,翻译出满意版本的托马斯·曼的《魔山》断断续续用时20年。

杨武能笑称自己也是一名与时俱进的“80后”。随着年龄增长,他更钟情翻译儿童文学、学着多与青年人打交道,“觉得自己心态变年轻了”。

图为翻译家杨武能分享自己的翻译经历

谈及碎片化阅读,杨武能说,毋需批判。当代青年人选择更多了,所以兴趣爱好广泛,这是时代的规律。阅读不要追求“量”,只要能读,便是好事。出版界也可多创造条件,让读者愿意拿起书慢慢看,比如将“厚重”的书籍制成“口袋书”样式,方便随身携带。

“生命在于创造,创造为了奉献”是杨武能自拟的生活信条。为了能更好地传播文学文化,让文学财富发挥最大价值,杨武能不断尝试新鲜事物,不仅开设公众号分享随笔、动态,还与专业的音频分享平台洽谈译著的有声书转化。

“下一步,我还要再翻译几本霍夫曼、豪夫的艺术童话。”杨武能告诉记者,不论83岁、93岁、103岁,“努力”是不能停止的。

推荐阅读:中国翻译专业资格考试韩国中心落户首尔



【发布时间】2021-04-26 【信息来源】管理员 【浏览点击】1080次